互联网最早做大的公司是百度,以搜索业务见长,腾讯在这方面竞争不过百度,所以才做了社交,后来才有了微信;网易没有搜索,也没有微信,但是开拓了游戏业务,也慢慢成为这个领域中的强势平台。 我还遇到过一家公司,在A轮融资的时候获取到了400万,其实他们拿出来的数据指标都惨到
小米MIX身上体现出来的,是小米对供应链的掌控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,可以任性地推动供应链为自己的想法买单。这就是所谓的流量,说白了不给天猫钱商家就没有流量。 大家都知道我是女海归设计师,听起来很牛逼的样子,却把生意做得一团糟。同样的质量,同样的面料,款式变化一点
当时也有一个订餐网在上海交大,我查了工商资料注册资本100万,查工商资料是讨债时学的,注册资本已经100万了,我们才几万块钱怎么打? 到商户那里看一看,他已经覆盖很多商户了。在人声鼎沸的“街角”,大家聚在一起,虽然彼此互不相识,但却看着同样的
合影时记者让&quo
市场充满着对「独角兽」的狂热。
不论是传统媒体人跳槽创业,还是外行人进入这一行业,大部分的新媒体已经完成了对媒体产业的重构。 36氪如果做内容付费是有价值的,这个不是说请投资人去分享这一年的投资心得,这不是最有价值的。
对于第二种,可以把整个社会的专家资源利用起来,成为一个云研究所的模式。只有成为媒体,才有基于该基础往别的方向发展可能性。 传统媒体人包括我自己过去也一样,高估了自己过去的优势、背景,产品化的能力不够,并不能把这些人和事连接在一起,从而变成产品。
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其实是有天花板的,但是如果做成“得到”就好像没有天花板,手艺人罗振宇和包工头罗振宇是不一样的,如果可以找到15个罗振宇,就是15乘过去的收入。” 对于时下热议的知识付费,华尔街见闻创始人吴晓鹏认为,知识付费有很大成分是为知识相关的服务付费。
对于36氪这种行业属性非常强的媒体,可以往行业方向做延展。
对于内容创业的未来路径,36氪创始人刘成城认为关键在于媒体本身能不能成为品牌,这也是打破媒体发展天花板的关键所在。 “但是当我提起期望薪资时,CTO犹豫了一下,说这个薪资可以给,但是需要CTO本人以人格向CEO作担保,才能开出这个薪资请他来。
而资金的不合理使用更使得2016年的诸多创业公司,不是在找钱,就是在找钱的路上。后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,杨宁都处在休息和迷茫的状态中。
他说自己现在财务挺自由的,从小家庭条件优渥,且很早就在深圳买房成家的他之所以选择创业,更多是为了成就自我。 这是以财务自由为目标的创始人,在创业过程中获得回报的案例。